牧草的播种技术
1、牧草播种的一般要求
①播种时期:牧草播种和农作物一样,要求适期播种,期适宜的播种期应根据牧草种类、生物学特性以及当地的自然条件来决定。大多数多年生禾本科牧草和豆科牧草,一年四季均可播种,以秋播最为适宜,一般8月中、下旬开始到9月下旬进行。春季播种多于3月上中旬到4月初,在这一时期内,根据墒情,播种愈早愈好。夏播因雨水多,温度高,杂草多,效果较差。冬季寄种,一些耐低温性强的,尤其硬实种子较多的多年生牧草,适当加大播量,亦可进行冬季寄种。冬季寄种一定要在土壤温度降到不致使种子发芽时进行,以免发芽后遭受冻害。
②播种量
播种量主要依牧草的生物学特性,栽培用途(收草或收种子)、种子大小、种子质量、土壤肥力、整地的粗细及播种时的气候条件等因素而定。计算实际播种量的公式如下:
实际播种量(公斤/亩)=种子用价为100%时的播种量种子用价%。
例如:紫花苜蓿种子用价为100%时的每亩播量为0.75公斤。已知纯净度为95%,发芽率为90%,按上述公式计算,财实际播种量为:
紫花苜蓿的种子用价=95%×90%=85.5%。
紫花苜蓿每亩实际播种量=0.75公斤85.5%=0.87公斤。
③播种方式:牧草的播种方式,可因牧草种类、土壤和气候条件分别采取条播、点播、撒播等。条播的方式最为普遍,用播种机或畜力耧播种;条播深度一致,出苗整齐,便于管理。在较陡的山起荒地上,可采用挖穴点播,撒播是在整地后用人工或撒播机把种子撒播地表,然后覆土。撒播无行、失距,常因深浅不一致,出苗不整齐。如播前进行地面处理,墒情好或播后遇雨,则出苗较好。在山区、丘陵及荒区大面积播种牧草可采用飞机播种。
④播种深度:由于牧草种子细小,顶土力弱,播种不宜过深,一般以1.5—3厘米为宜。豆科牧草宜浅,禾本科牧草可稍深;大粒种子可深,小粒种子宜浅;在条件适宜时,还是要浅播,以保证出苗整齐一致。
2、牧草的混播
(1)混播收草的优点
①牧草混播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据报道,混合牧草的干草产量较单播高14—25%。
②牧草混播可以提高土壤肥力:豆科牧草根系属深根系,入土深度可达1—2米以上,可吸收大量的钙;禾本科牧草属浅根系,主要分布在0—20厘米的土层中。豆科牧草和禾本科牧草混播时,两类牧草根系成层分布,增加了单位面积内根系数量,从而增强了土壤保水保肥的能力,提高土壤肥力。
③牧草混播可提高饲草品质,便于加工调制:禾本科牧草含碳水化合物较多,粗蛋白较低,而豆科牧草含粗蛋白较多,两者混合取长补短,使饲草品质提高。混播牧草可使养料成分均匀,适口性较好。
(2)混播牧草的选择及组合
①选择适合当地自然条件的多年生豆科牧草和禾本科牧草的品种混播。
②确定混播牧草的成分:应根据利用目的、年限,选择2—3种或3—4种牧草组成混播。
(3)混播牧草的播种
①播种量的确定:首先确定混播牧草各成分的比例。一般在较湿润的条件下,豆科牧草的比例可大一些;在干旱的条件下,应少一些。利用年限短的割草地,豆科牧草的比例可多些,利用年限长的放牧地则豆科牧草的比例要少些。
②播种期:应根据牧草的生物学特性及当地的土壤、气候等条件确定适宜的播的播种期。若组成混播牧草的成分均为春性或冬性,就应在春季或秋季同时播种,否则应分期播种。同时还要考虑各类牧草的生长发育情况,生长缓慢的应先播。由于禾本科牧草苗期生长较弱,易受豆科牧草的抑制,可以秋播禾本科,第二年春播豆科。
③播种方法:混播牧草的播种方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同行播种:行距通常15厘米,各种牧草都播在同一行内。
交叉播种:一种或几种牧草播在同一行内,另一种或几种牧草与前者播行成垂直方向播种。
间条播:可分窄行、宽行和窄宽相间条播三种。窄行行距为15厘米,宽行为30厘米。当混播三种以上牧草时,按牧草种类和竞争能力,间行条播。窄行间条播适用于干旱地区;宽行间条播适于湿润及土壤比较肥沃地区;在窄宽相间条播时,窄行中可播不喜光或受抑制较弱、竞争能力强的牧草,宽行播种喜光或竞争能力较弱的牧草。
撒一条播:行距15厘米,一行采用条播,另一行进行较宽幅的措施,条一撒相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