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玫瑰红蟒
墨西哥玫瑰红蟒是一种体形粗壮的蟒蛇,有一个窄窄的头和粗钝的尾巴。在其浅灰色的和淡黄色的身体上,从头到尾装饰着宽宽的深棕色条纹。这些条纹可能界限非常分明,或者非常粗糙。多分布在墨西哥西北部,擅长爬高,多见于灌木和半沙漠地区,以小鸟和哺乳动物为食。
盔头蛇
盔头蛇是一种中等身型的毒蛇,身长60厘米,最长可达90厘米,呈黑色,有不规则的黄色斑纹。分布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的悉尼盆地,栖息地会视乎温度、年龄、性别及繁殖状况而有所不同,主要吃细小的爬行动物及哺乳动物。
澳洲金刚蛇
澳洲金刚蛇是澳洲十二金刚之一,主要栖息于树林、林地,以小哺乳动物为食,卵生,体长约两公尺。分布于澳洲北部、新几内亚。栖息于树林、林地。毒性为神经毒素、心脏毒素,一次排出的毒液足够杀死50万只老鼠,几乎具有核武器的杀伤力,毒性还要比眼镜王蛇强100倍。
澳洲老虎蛇
澳洲老虎蛇是澳洲十大毒蛇之一,分泌强烈的神经毒素、凝固剂、溶血素及蛇类特有的肌肉毒素,其毒性能跻身世界最强烈的蛇毒之列,毒性排行第八。体长约1.3~1.6米。蛇身厚实,头部宽大,身体呈浅暗橘黄色或茶色,并伴有黄绿色、灰色或橘褐色箍环。
老挝白环蛇
老挝白环蛇为游蛇科白环蛇属的爬行动物,分布于老挝、柬埔寨、越南、泰国、马来西亚以及中国大陆的云南等地。该物种已被入列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竹叶青蛇
竹叶青蛇是一类具有颊窝的管牙类毒蛇。头较大、三角形,颈细,头颈区分明显。头顶具细鳞,左右鼻间鳞不相切,由细鳞分开,背鳞除最外一行外均起鳞。除少数为卵生外,绝大部分品种为卵胎生。常吊挂或缠在树枝上,以蛙、晰蝎、小鸟和鼠类等小型动物为食,具攻击性,有毒,广泛分布于亚洲各地。
非洲岩蟒
非洲岩蟒是蛇亚目蟒科蟒属下的一种无毒蟒蛇,非洲最大的蛇,身体较长,最长可达7.5米,在不同地域间差异很大,有着棕色、橄榄色、栗色或黄色的斑块。活跃于一般草原和热带草原,主要以羊、羚羊、胡狼、蜜獾等为食,主要分布于非洲南部撒哈拉地区。目前共有两个亚种已被确认。
响尾蛇
响尾蛇是爬行纲蝮蛇科一种管牙类毒蛇,蛇毒是血循毒,一般体长约1.5~2米,体呈黄绿色,背部具有菱形黑褐斑。尾部末端具有一串角质环,为多次蜕皮后的残存物,当遇到敌人或急剧活动时,迅速摆动尾部的尾环,每秒钟可摆动40~60次,能长时间发出响亮的声音,致使敌人不敢近前,或被吓跑,故称为响尾蛇。
食蛋蛇
食蛋蛇具有特殊适应食蛋的肌体结构,颈部内的脊椎骨具有长而尖的腹突,能穿破咽部的背墙,在咽内上方形成6~8个纵排尖锐锯齿,当把蛋吞进咽部时,随着咽部的吞咽动作进行“锯蛋”把硬蛋壳锯破,并且凭借颈部肌肉的张力,使蛋壳破碎,同时把蛋黄、蛋白挤送到胃里,剩下不能消化的蛋壳碎片和卵膜被压成一个小圆球,从嘴里吐出。
飞蛇
飞蛇为游蛇科金花蛇属爬虫类,共3种,体细长,树栖,分布于亚洲南部和东印度,能作短距离滑翔,滑翔时身体挺直,腹部正中鳞片收缩使腹部微凹。多昼间活动,捕食齧齿动物、蝙蝠、鸟和蜥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