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唇竹叶青
白唇竹叶青头部呈三角形,颈细,形似烙铁。头顶具细鳞,吻侧有颊窝。上颌仅具管牙,有剧毒。体背鲜绿色,有不明显的黑横带,腹部黄白色。体最外侧自颈达尾部有一条白纹,上唇黄白色。鼻间鳞大,鼻鳞与颊窝间一般无鳞片。主要分布于东亚及东南亚的中南半岛。
白条锦蛇
白条锦蛇别名枕纹锦蛇、麻蛇等,为中国北方分布广泛的无毒蛇。生活力强,耐饥渴。性情比较温顺,行动较迟缓。捕杀小鸟、蜥蜴及小型鼠类为食。耐饿能力很强,曾有耐饿18个月的记录,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单中。
尖吻蝮
尖吻蝮是蛇亚目蝰蛇科蝮亚科下的一个有毒单型蛇,属下尖吻蝮的幼蛇只有尖吻蝮一个品种,又称百步蛇、五步蛇、七步蛇、蕲蛇、山谷虌、百花蛇、中华蝮等,是亚洲地区内相当著名的蛇种,尤其在台湾及华南一带更是自古已备受重视的蛇类,目前未有任何亚种被确认。
滑鼠蛇
滑鼠蛇别称乌肉蛇、草锦蛇、长标蛇、水律蛇、山蛇等,是一种无毒蛇。背面黄褐色,体后部有不规则的黑色横纹。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南方地区,生活于海拔800米以下的山区、丘陵、平原地带。蛇性情较凶猛,攻击速度快,捕食鼠类、蟾蜍、蛙、蜥蜴和其它蛇等。
灰鼠蛇
灰鼠蛇是游蛇科鼠蛇属的一种无毒蛇,行动敏捷,性情温顺,一般不主动袭击人,别名黄梢蛇、索蛇、过树蛇、过树龙等,在被捉住时具有断尾逃逸的习性,广泛分布于印度、泰国和印尼等国。在中国见于华南诸省(包括香港和台湾)。
白头蝰
白头蝰是中国27种毒蛇之一,为蝰科白头蝰属的爬行动物。头部白色,有浅褐斑纹。躯、尾背面紫褐色,有左右镶细黑边的朱红色窄横纹。分布于缅甸、越南以及中国大陆的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湖北、甘肃等地,常见于丘陵及山区以及栖息于山区草地、麦田兰草堆下、路边、碎石地、稻田、甘蔗田边及甘薯地旁的草丛中。
莽山烙铁头蛇
莽山烙铁头蛇是中国的特有的巨型毒蛇种,全长可达2米,具有管牙的毒蛇,通身黑褐色,其中间杂着极小黄绿色或铁锈色点,构成细的网纹印象,背鳞的一部分为黄绿色,成团聚集,形成地衣状斑,与黑褐色等距相间,纵贯体尾,左右地衣状斑在背中线相接,形成完整横纹或前后略交错。头部为三角形,略大,有颊窝,看上去像是一块烙铁,故得此名。
玉斑锦蛇
玉斑锦蛇属于游蛇科,全长可达1米左右。背面紫灰色,头部有三道黑斑,背中央有一行几十个黑色菱形斑,菱形斑中央及边缘黄色,腹西灰白色,左右交错排列着黑横斑。生活于丘陵山区林地,捕食蜥蜴和鼠类,卵生,无毒。广布于中国华北、华东、华南地区。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浙江舟山群岛。
短尾蝮
短尾蝮别称草上飞、地扁蛇等,剧毒,多栖息于在长江中下游平原丘陵地区以及主要栖息于坟堆草丛及其附近。体较短粗,头略呈三角形,与颈区分明显,吻棱明显,尾短,具管牙,有颊窝。头背深棕色,体腹面灰白色,尾尖棕黑色。
原矛头蝮
原矛头蝮为管牙类毒蛇,有剧毒,为蝰科原矛头蝮属的爬行动物,俗名烙铁头、笋壳班等、老鼠蛇和恶乌子等,是台湾六大毒蛇之一。头长呈三角形,头长约为其宽的1.5倍。常与无毒的拟龟壳花混淆,拟龟壳花的头部较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