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产业稳定的风险防范和管控措施
“十二五”以来,我国马铃薯生产实现稳定发展,全国种植面积基本稳定在8500万亩左右,总产量超过9000万吨;微型薯年产能力逐年提高,脱毒种薯应用率逐年增加;薯条薯片、全粉淀粉和主食产品等加工业持续创新,给马铃薯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值得关注的是,我国马铃薯产业仍然面临较大的自然和市场风险,而后者对产业的影响往往更大,必须予以重视,并加快探索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和管控措施,才能确保整个产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
1
生产尚“靠天吃饭”为主供给存在不确定性
受马铃薯喜凉等生长习性影响,我国马铃薯种植主要分布在西北的新疆、青海、甘肃、宁夏,北部的内蒙古、河北,东北的黑龙江,中部的山东、河南和西南的云南、贵州、四川等省区。除中部产区外,这些地区大多水土资源贫乏,也形成了马铃薯生产“靠天吃饭”局面,自然风险给生产供给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笔者在调研中了解到,今年夏天甘肃定西等地经历了近60年来历史罕见的长时间高温无降雨天气,个别地区减产高达50%以上,致使马铃薯生产遭受严重损失,市场供给量明显减少。
与自然风险相比,市场风险对马铃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纵观近年来马铃薯市场运行情况,每一次价格的大幅波动都会对产业发展带来较大的影响。2010年马铃薯价格暴涨并创历史水平,致使当年秋季马铃薯生产面积大幅增加,进而导致了2011卖难现象的发生。马铃薯作为我国农产品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农产品之一,其价格形成基本取决于市场的供需关系。如今年春季的“霸王级”倒春寒引起其他替代蔬菜供给短缺,马铃薯价格上半年持续保持较高水平,并5月份达到年度最高的3.47元/公斤,同比上涨53.3%;而夏季甘肃等地经历了近60年来最严重的持续高温天气,宁夏、内蒙古、黑龙江及西南地区也不同程度受灾,部分抵消了面积扩大的效应,也使新季马铃薯价格保持较高水平。据监测,11月份全国马铃薯平均批发价为2.17元/kg,同比上涨了14.3%,处于历史较高价位。
2
供给能力提升潜力大消费需求仍待深度挖掘
2015年以来,国家大力推进马铃薯加工主食化战略,同时马铃薯作为“镰刀弯”地区结构性调整和西部贫困地区精准扶贫战略的不二选择,预计未来我国马铃薯生产面积将大幅增加,再加上脱毒种植普及率持续提高、灌溉等水肥条件和冷库冷链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马铃薯市场供给将大幅增加。与此相对应的是,我国马铃薯消费需求的增长相对缓慢。据FAO数据显示,鲜食消费、加工消费、种用消费和饲用消费是马铃薯消费的主要构成;而鲜食消费占比高达70%左右,是马铃薯消费最主要部分,其中居民日常消费基本稳定,虽然薯条薯片等膨化休闲食品和主食产品消费可能增加,但农民外出务工等集团消费随着返乡创业和务工回流等大幅增加,预计食用整体将会有较大程度的缩减。加工消费中淀粉生产是主要拉动力量,但受人民币持续升值、国内宏观经济缓慢复苏和生产流通成本持续增加以及玉米和木薯淀粉市场冲击等影响,马铃薯淀粉加工或将持续低迷。随着我国种薯企业的不断发展,原原种、一级和二级脱毒种薯普及率进一步提高,种薯消费将继续保持增加态势。同时,受收获机械化程度和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等影响,破损率和商品率持续提升,残破小薯比例有所下降,饲用原料薯或将有所减少。综合来看,未来一段时期,马铃薯市场供给增加将明显快速消费需求增长幅度,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凸显。新增马铃薯的消费需求在哪里,如何确保市场供需基本平衡、有效防范和化解市场风险将成为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面临重要挑战。
3
加快薯业“走出去”为产业发展提供新思路
因此,应重点开展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强化马铃薯全产业链信息分析监测预警。市场供求的大幅波动必然引起价格及生产的波动,从而会给产业发展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应进一步完善马铃薯全产业链信息分析监测预警体系,强化市场供需形势分析与研判,及时发布生产、价格、供求等信息,有效引导生产和经营者及时均衡上市销售,避免价格大起大落,促进市场稳定运行。
二是创新风险管控工具。有效管控市场风险是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当前,我国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也要求运用现代风险防控工具,有效减轻市场波动对产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影响。因此,应在总结地方试点目标价格保险的基础上,加大财政支农力度,调整或新增国家和省级财政价格保险制度建设资金扶持比重,探索建立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社会参与的马铃薯产业发展基金,适时推进马铃薯期货制度建设,同时要强化加工企业重要农时收储资金信贷优惠政策,有缓解信贷成本过高、风险过大等局面,切实增强产业发展风险管控能力。
三是推动优势企业加快“走出去”。经过近年快速发展,一批种薯繁育、淀粉加工、休闲食品等薯业企业快速成长,并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崭露头角,为中国薯业加快“走出去”和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应进一步强化薯业企业“走出去”战略研究,重点关注越南、缅甸、印度、伊朗、阿联酋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同时加大海外参展、市场考察、出口退税、信贷支持等扶持力度,大力推动优势薯业企业加快海外市场拓展和产业布局。
四是加强公益性科普宣传工作。人们消费习惯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我国马铃薯主产区,马铃薯早已走进千家万户,成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但合理消费习惯尚未形成,尤其是城市居民和青少年人群消费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因此,应加快转变重技术轻市场的产业发展向技术与市场并重转变,推进产业扶持政策向专用薯生产和消费习惯培育等产业环节倾斜,充分发挥科研院所、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等的合力,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移动终端等现代信息传播途径,有效宣传马铃薯主食产品与休闲食品健康食用方式,培育新生代消费群体,营造良好的消费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