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砀山重症女孩用“嘴上”电商帮父母卖梨 年销量达6万斤
爱心人士买水果
“嘴”上电商一年卖出3万公斤水果
据报道,梨树坐果,泡桐冠紫,皖北农村一派生机勃勃景象。5月3日的午后,微风吹过砀山县唐寨镇霍庄的一个农家小院,明亮的房间里摆放着一张病床,躺在床上的女孩李娟目不转睛地盯着手机,嘴咬着触控笔,在用支架撑起的手机上一次次点击、输入,一笔一画地经营着微商小店。
“今天在微信上接了18单,自家梨子已全部卖完了,现在是帮着邻居家销售梨子。”甜甜的笑容挂在苍白的脸上,清澈的目光落在记者的身上。1989年出生的李娟,像这样一动不动地躺在床上,整整躺了9年。肌肉不断萎缩,手脚失去知觉,体重不足25公斤,只有脖子可以转动。她喝水只能靠吸管,吃饭要妈妈喂。
即便这样,去年一年,李娟咬着笔在微信上卖出3万公斤水果,帮助家里解了燃眉之急,成为父母眼中的骄傲。
李娟第一次“触网”卖水果,源于2015年冬天的那场大雪。“几万斤苹果如果卖不出去,就只能烂在家里。”李娟说。有一天,她看到别人在微博上卖东西,就想自己试一试。“指挥”父母拍了几张照片,精心撰写了几行文字,没想到几分钟后,就有一个网友要买20箱苹果,并很快给她转了1000多元的货款。
“那一刻,我一下子看到了希望,一下子明白了我活着的意义。”李娟双眼放光。从那以后,她每天咬着触控笔经营微商小店,嘴里磨出了血泡,牙齿咬出了豁口,在克服重重困难后,两个月卖出去2万斤苹果。
“给我一张嘴和一双眼睛,我就可以赚钱孝敬父母。”李娟说,她最开心的事,就是在网上给父母买衣服买鞋。记者发现,53岁的母亲王继红穿了一件粉色的蕾丝上衣。“粉色不适合我这把年纪,但这是我女儿给我买的,她希望我永远年轻。我很喜欢。”王继红甜蜜地说。
身患重症的李娟
身患重症勇斗病魔走出阴霾
19岁以前,李娟能蹦能跳,见人爱微笑,是一位充满青春气息的阳光少女。
2007年上初三的时候,李娟突然身体不受大脑控制,手脚越来越不灵活,走路经常摔跤。每天摔得鼻青脸肿,眼皮上缝了3针,脑袋上缝了3针……2008年,一次摔倒后,李娟再没有站起来,只能躺在床上吃喝拉撒。
李娟患上了脊髓空洞症,确诊时7节脊髓已空,医生说没有康复的可能。绝望、孤独、痛苦侵袭着李娟,她每天都放声大哭,枕头被泪水打湿好多次,可是她连擦眼泪的力气都没有。“那时候她总是央求我,在饭里拌上老鼠药,说是不想拖累我不想拖累家。”母亲王继红抹着眼泪说。
“身上生了褥疮,我都能闻到臭味,最后被我妈用刀片刮出来了。”李娟说。备受折磨的李娟生无可恋,看不到活下去的希望,更没有走下去的勇气。
2009年,李娟从“鬼门关”走了一趟。由于感冒反复发作引发肺炎,被送到医院抢救时已经深度昏迷。“那次昏迷中,我突然有了强烈的求生本能,我不能就这样死了。”
凭着坚强的意志,李娟又挺过来了。她再也不说让父母抹眼泪的话了,这辈子要好好陪在父母身边。她说她能做的就是少吃饭少喝水,尽量少给父母添麻烦。胃部和肺部在不停萎缩,胃部大小仅相当于五六岁的孩子。
“没有爸妈的精心照顾,我不可能活到现在。”李娟说。家里承包了十几亩果园,农忙时,父母骑着电动三轮车,把李娟带到自家果园地头。他们则在地里劳作,每隔一会儿,就跑回地头看看,给女儿喂点水,再回去干活。
坚强乐观电商之路越走越宽广
李娟的床头放着一张崭新的“营业执照”,这意味着她微商小店的“黑户时代”结束了。“没有什么,都不能没有活着的动力;失去什么,都不能失去前进的勇气。”李娟笑着说。
李娟的坚强与勇气,得到社会各界点赞。“看到她这样自立自强,我们所有人都愿意帮助他。”砀山县电子商务协会会长绳惠展说。砀山县的唐翠园、桃生源等十多家电商都愿意成为李娟的代理商。
去年11月,砀山县亿度电子商务公司还联合苏宁易购开展了城乡互动爱心公益活动,帮助李娟在网上销售砀山酥梨,活动开始后仅一个小时,李娟的接单量就达到2500箱。
“她的智能手机是中国移动送的,轮椅、病床是县残联送的,水果的包装材料是县商务局送的……”父亲李祥玲说。党委政府、电商协会、县红十字协会等纷纷伸出援手,各尽所能帮助李娟生活、创业。
李娟的事迹越传越广,很多陌生的网友主动加她微信。“我希望打动大家的,不是残疾这个标签,而是我带给大家的美味。我相信,未来的电商之路会越走越宽广。”李娟说。每一单生意,李娟都力争做到最好,仔细挑选照片,上传至朋友圈,及时耐心地跟顾客交流。
水果生意好的时候,李娟常常要忙到凌晨两三点。“我终于找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比起过去每天绝望地望着屋顶,我太喜欢现在的生活了!”从事微商以后,笑容开始绽放在饱经病患的青春脸庞,笑声开始回荡在曾经愁云密布的农家小院。本报记者张岳
·记者手记·
自强的青春最精彩
创业不易,残疾青年创业更不易。普通人的举手之劳,对残疾青年来说很可能是一道难题。
采访中记者印象最深的是,李娟人生态度的逆转。从瘫痪卧床初期的生无可恋,到现如今的坚强乐观,电商创业无疑让她的人生重焕生机。她用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用一点一滴的积累,撑起一片属于自己的小天地,用顽强的毅力诠释了什么是“身残志坚”,谱写出一曲处处艰难而时时精彩的青春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