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栋梁:朱有勇:我最喜欢的称号是农民教授
中央新闻(新闻联播):成长于土地、根植于土地、收获于土地,我国植物病理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的大半生和土地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从农民子弟到工程院院士,朱有勇将论文写在了大地上,而他最喜欢的称号也是老乡们送给他的——“农民教授”。
今年4月,普洱澜沧县蒿枝坝村村民们种植了半年的冬季马铃薯迎来了大丰收,亩产近3吨,刨去成本,每亩收入超过2万元。
仅用半年时间就让村民们的收入翻了好几番,被村民们赞不绝口的能人就是朱有勇和他的团队。
朱有勇,1955年出生在云南红河的一个普通农户家庭,1977年恢复高考,他考入了云南农业大学。
那时,病虫害流行主要是靠增加农药用量,对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构成潜在危害。
“在几千年传统农业生产中,利用什么控制病虫害?”考研时的这道题,给了朱有勇很大启发,也开启了他的研究方向。
在各国科学家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培育能抗多种病害的新品种时,朱有勇另辟蹊径,首次提出利用农业生物多样性来控制病虫害。
10多年里近千次的试验研究,朱有勇最终确证了作物多样性时空优化配置是有效控制病害的新途径。2000年,这一成果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自然》上,引起全球关注。为了能让老百姓易懂,他们还编写顺口溜,开展样板地示范等活动。
如今,朱有勇的一系列新技术已在国内外推广应用2亿多亩。
离不开田地的他,拒绝了很多高薪聘请,每年下乡几十次。他最喜欢问农民需要什么,有什么困难。先后解决了马铃薯病害、三七连作障碍等难题。多年来,农民兄弟一声“农民教授”是他最喜爱的称呼。
近年来,国家实施脱贫攻坚工程,朱有勇也给自己定了新目标,到距昆明近600公里的澜沧县科技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