鳗鱼养殖技术视频
鳗鱼的养殖条件
1、水源条件:平原地区以河、湖水为主,山区以溪水、泉水为主,最好要有地下水,以便于提取深井水备用,养殖场的耗水量很大,因此水量一定要充足,一般养成1千克食用鳗需水约25立方米,因此在设计中以其为基础,适宜的水质是pH值7-8,透明度20厘米以上,无工业污水危害。
2、电源条件:养殖场需充足的电源,一般每亩鳗池需配备1千瓦动力的增氧机,一个年产100吨食用鳗的养鳗场,至少需要150千伏安变压器一台,而且要保证常年不停电。
3、其他条件:建场土质以壤土为最佳,地形要求平整,气候温暖,若能利用热电厂的温排水或温泉水,则效益更为明显,此外要求水陆交通方便,以便运输饲料和商品鳗。
鳗鱼的鱼种培育
1、鳗苗选择:优质鳗苗要求头阔吻钝,规格整齐,游泳活泼,体无创伤,体色光洁呈玉白色,肌肤丰润,机体健壮,无病原寄生,规格为每公斤6000尾左右。
2、鳗苗放养:放苗时间为3-4月,水温20℃以上时放养较为适宜。放苗前应先将培育池和鳗苗进行药物消毒,培育池的消毒方法与家鱼苗种池相同,放养密度按一级池的要求进行。
3、摄食训练:鳗苗下塘后第一周,一般从傍晚开始使用丝蚯蚓作诱饵,将养净的丝蚯蚓散投在食台上,每日投喂4-5次,日投喂量占鳗苗总体重的20-40%,同时在食台上方挂一盏15W的电灯,把鳗苗引到食台周围,集中摄食。一周后如大部份鳗苗都被引上食台摄食,表明集中摄食训练已获成功,然后逐渐往后推迟投喂时间,最后完全改在白天进行。从第2周开始,应逐渐减少丝蚯蚓投喂量,增加蚌肉、猪脾或鲜鱼等鲜饲料的肉糜。15天以后,逐渐将丝蚯蚓或肉糜与配合饲料混合投喂,并逐步加大配合饲料的比例。1个月后,即可全部改用鳗苗配合饲料,每日投喂两次,日投喂量占鳗苗总体重5-8%。
4、分级饲养:鳗苗在饲养中由于个体间争食能力强弱不一,造成个体大小差异很大,因此每隔20-30天就要将不同规格的鳗苗分养,分养前应停食一天。因鳗苗个体尚小,头几次分养可用密眼捞海在食台下捕捞,将先上食台的健壮苗优先分出,以后随着个体逐渐长大,可用广东鱼筛或不同网目的无节结网进行分选工作。分选后用痢特灵药浴,即可按级分养。各级苗种池的放养规格和密度如上所述。鳗鱼分养后配合饲料日投量为鱼体总重量的3-5%。鳗苗饲养到11月中、下旬时,大部分个体可长到20克左右,可作为鳗种放入成鳗池养殖。
5、水质调节:培养和管理好鳗池水质,是养鳗高产的可靠保证。
①培养微囊藻,增加水中溶氧:由于鳗池水中的溶氧来源主要依靠蓝藻中的微囊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因此,当池水中的微囊数量少,透明度过大时,应从附近池塘中捞取微囊藻种,放入鳗池,并施硫酸铵,每亩1.0-1.5千克,连续2-3天,进行强化肥育,使其迅速繁殖、生长。
②掌握好水色:池水要保持浓绿钯,透明度以25厘米左右为宜。当水色由浓绿色变成淡绿或淡黄色,或透明度大于25厘米时,应及时追施硫酸铵,每亩0.5-1千克,连续2天。当微囊藻过多,水色过浓,透明度小于15厘米时,应注入新水,使透明度提高到25厘米左右。
③及时除虫:浮游动物是微囊藻的大敌,尤其是轮虫影响最大,为限制轮虫繁殖,可在鳗池中搭养一定数量的鳙鱼,一般每亩可搭养2龄鳙鱼10-20尾。若浮游动物仍然繁殖过快,则可用晶体敌百虫泼洒,使池水呈0.5-1ppm浓度。
④适时开机注水:为改善鳗池水质状况,还应安装水车式增氧机增氧,开机时间可参照家鱼养殖部分。同时,每天应换水1/10-1/7,换水时,应将池水中的残饵、粪便排出池外。
鳗鱼的网箱养殖
1、水质环境:选择水面开阔、水质良好、风速较小,且低潮时水深能保持4米以上的河口附近海域设置网箱为宜,要求水温范围在8℃-30℃,海流速度1米/秒以下,以流速0.5米/秒的水域为最好。
2、网箱规格:鳗鱼海水养殖采用3米×3米×3米或6米×3米×3米的无接缝网片网箱为宜,网目规格为养黑仔鳗、幼鳗0.5厘米,养成鳗0.8厘米,在网箱内放置1米×0.5米×1米的多层网架为鳗鱼休息台,网箱敞口留置15厘米的防逃网檐,以防鳗鱼水紧时逃跑。
3、苗种投放:放养鳗鱼以幼鳗最好,其投放密度为每平方米投入150尾,若无幼鳗而投放黑仔鳗,则密度为每平方米放500尾,鳗苗投放前应先用药浴消毒,以防染病。
5、水质管理:鳗鱼养殖的水质管理特别重要,要求海水比重为1.01-1.02,溶解氧为每生5毫克以上,pH值7-8.5。近年有些水产养殖场使用中日合作生产的微生物制剂EM原露,调节水质、浸拌饲料、预防鱼病等取得了成功经验,获得了好的经济效益。
6、投喂饲料:饲喂鳗鱼应做到“四定”。
①定时:除初春和冬季于每天晚上8时投喂1次饲料外,其余时间均于每天早上5时和晚上8时各投喂1次。
②定位:投喂在固定设置的饵料台上。
③定质:投喂加入鳗鱼特用多种维生素的全价配合饲料。
④定量:日粮总量以鳗鱼体重总量的百分比计算,成鳗期为15%,幼鳗期为3%,黑仔鳗期5%左右,高温、越冬期为0.5%-1%。
7、及时分箱:鳗鱼经过一个月左右的饲养后密度大增,个体差异也更悬殊,必须及时筛选分箱饲养,按体质强弱、个体大小分开,筛选分箱过程中操作要小心细致,避免擦伤鱼体,预防感染,并且进行药浴消毒。
8、更换网箱:为保持网箱清洁卫生,预防疾病和保障水体交换畅通无阻,应及时更换网箱,夏秋两季每10天更换1次,初春和冬天每50天更换1次,换下来的网相应马上清洗干净,以备下次使用。
9、日常管理:对网箱实行分组管理,每天检测水质,做好气象、水温、pH值、投饵、防治疾病等详情记录,观察鳗鱼摄食、生长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鳗鱼的疾病防治
1、烂鳃病
【发病症状】烂鳃病由细菌或某些寄生虫侵入鳃部引起的,病鳗外观几乎看不到异常,病鱼离群独游,浮头,打开鳃瓣,鳃丝组织破坏,缺损大,随病情的发展,用手指轻压病鳗鳃部,有血水黏液流出,贫血,呈白色,肝脏变黄白色,多发生于高温期,主要危害成鳗,鳗种少发生,零星死亡,投料量过多,吃得过饱是该病发生的诱因。
【防治方法】①防止过食,发病时停喂或少投配合饲料,在有生饵的地方改用生饵饲喂。②用抗菌素、磺胺类药、呋喃剂等药物,拌饲料内服,用量同赤鳍病。③用呋喃剂、福尔马林泼洒,用0.8-1毫克/升高锰酸钾泼洒池塘,或0.5%的食盐水洗浴也有-定的疗效。当鳃部检查发现有线虫或其他寄生虫危害时,应用0.2-0.4毫克/升敌百虫泼洒,隔2-3天再用1次,连续2-3次。
2、烂尾病
【发病症状】烂尾病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症状表现为皮肤脱落、溃烂,可发生在属部、胸部、嘴、颈部等处,患病鳗浮于水面游动无力,溃烂部位呈赤褐色,严重时尾鳍烂断,露出红色骨肉,一年间春夏秋三季发生较多,冬季较少,主要发生于黑仔和鳗种,100克以上的成鳗较少发生。
【防治方法】①苗种选别,转运投放时应小心操作,防止皮肤损伤,过池投放时应把病死鳗除去,防止病鳗带菌到新池。②鳗苗转投新池前要用呋喃剂或2%-3%食盐水、10毫克/升高锰酸钾溶液浸洗。③20-30毫克/升福尔马林和3-5毫克/升呋喃唑酮药浴12小时。④内服抗菌药物(同赤鳍病)
3、肠炎
【发病症状】由肠道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生往往是过食、饲料变质、投喂无规律、水质差、池水溶氧量低等诱因引起的,发生肠炎的鳗鱼食欲减少,下痢(在池水中可见胶冻样粪便),病死鳗肛门周围发红,胰脏发炎,并有恶臭,体表、鳍充血,多发生于中成鳗。
【防治方法】①饲养过程应坚持“四定”投喂,加强水质管理,合理控制投放密度,增加增氧机的配套。②在发病池塘,饲料量要适当减少,饲料中减少或停止加进鱼油。③用土霉素、氯霉素、磺胺脒、呋喃唑酮拌饲料内服效果很好。
4、车轮虫病
【发病症状】由车轮虫寄生引起,属寄生虫病,车轮虫长期寄生于鳃、体表,吸食鳃及体表的表皮细胞,使鳗体表黏液分泌增加,被寄生的鳗鱼摄食不良,活力降低,易并发其他疾病。
【防治方法】发生的池塘用2毫克/升亚甲基蓝全池泼洒,反复多次。也可用0.2-0.4毫克/升敌百虫溶液,25-30毫克/升福尔马林溶液全池泼洒,也有一定的效果。彻底清池消毒也是预防车轮虫病发生的重要措施。
5、两极虫病
【发病症状】病原体为两极虫,是一种黏孢子虫,主要感染鳗鱼皮肤,体表出现一些肉眼可见的白点状隆起,孢囊发育到-定时候自行破裂,皮肤创口出血,易感染其他疾病。
【防治方法】①彻底进行养殖池消毒。②30-50毫克/升福尔马林、2-4毫克/升呋喃唑酮全池泼洒,隔1周重复1次。③升温至35℃,保持7-1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