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衡水:小麦产业节水2亿立方米
日前,河北省衡水市400万亩冬小麦夏收工作基本完成。今年衡水市构成小麦产量的三要素中,亩穗数、穗粒数均比上年增加,千粒重略低于去年好于常年,小麦平均亩产略高于去年。作为漏斗区的衡水,为寻找多打粮和少用水的平衡,做了不少探索。
衡水是全国小麦主产区之一,同时也是国家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为了调整种植结构,构建适水发展的种植体系,衡水适度调减小麦、玉米种植,开展粮改饲和种养结合试点。在深层地下水严重超采且无地表水替代的区域,鼓励改种青贮玉米、苜蓿等饲草作物。同时开展耕地休耕试点,推行一季休耕、一季雨养。通过这些综合性措施,全市每年减少农业用水2亿立方米以上。
衡水市把发展节水小麦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培育推广节水品种。目前已经推广了邯6172衡观35等一批节水小麦品种。
衡水市护驾迟镇前营村全村2187亩小麦今年种的是新品种衡新系观35。以前一亩地下40斤种子,单季要浇三四次水,现在只播30斤种子,单季根据天气只浇一到两次水。一季算下来每亩地光节约下来的钱就有110多元,再加上增产的量,这一季小麦一亩地就能增收450多元。村民曹建斌说。
在推广节水良种的同时,衡水市农牧局还广泛宣传规范化播种,重点推广深松深耕及保护性耕作技术。各县市区农牧局出动技术人员面对面指导农户收秋种麦,重点推广小麦药剂拌种、精细整地等九大主推技术。
衡水市实施渠道防渗、管道输水等节水工程建设。特别是在土地流转、设施蔬菜种植、农业产业规模化的井灌区,集中建设微喷、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推广小麦保护性耕作和水肥一体化节水技术。与传统的灌溉方式相比,水肥一体化技术能节肥30%以上,用水量只有喷灌的1/3到1/4,而且田间杂草少,能大量减少施肥和除草的人工。
转变粗放用水方式的同时,衡水市还在探索管理节水新办法。一提一补就是桃城区首创的管水模式,一提是按照不同的用水量将水价提高不同的幅度,一补是将因水价提高多收的钱补贴给用水量少的用户。这项制度使农民由‘要我节水’变为‘我要节水’。桃城区速流村党支部书记王占羊说。经测算,一提一补制度实施后节水率达到20%以上,每年每亩可节水50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