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岭牛”走特色道路,打造国际竞争力品牌
彩云之南、云岭大地处处散落着大大小小的草原和连片草场,满眼望去,片片绿毯铺展于山林间。
这里有万亩以上连片草场1048块,草原面积2.29亿亩,居全国第7位。这既是七彩云南的一番别样景致,也是高原畜牧业发展的广阔天地。
如今,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历程上树起一块新的里程碑,我国第一个采用三元杂交方式育成,历经31年培育出的适合热带、亚热带气候环境,并且具有生产高档雪花牛肉潜力的优良肉牛新品种云岭牛走进了这片天地。
书写31年牛故事—云岭牛诞生记
1984年,一架银白色飞机载着农业部特别邀请的一批澳大利亚莫累灰牛,跨越大洋,降落在昆明巫家坝机场。
31年后,云南省草地动物科学研究院院长黄必志和他的同事来到昆明市小哨乡草场的牛舍内,一头头黑色、黄色、灰色的牛从栏内伸出脖子摇头晃脑,摆动大耳朵,向他们围过来。黄必志指着后排几头体型健硕、毛色黑亮的大公牛自豪地说:漂亮吧,这就是‘云岭牛’的种牛,它身上的血缘来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从澳大利亚来到小哨的莫累灰牛。
为改良本土黄牛个体小、生长慢、产肉率低的状况,1982年,我国外经贸部国际局和澳大利亚畜牧专家在赴全国10多个省市考察之后,把小哨乡的这片牧场选作中澳双方进行草场与牲畜改良合作的握手之地。第二年,云南省人民政府与澳大利亚国际发展援助局正式签署项目谅解备忘录,成立了云南省肉牛和牧草研究中心(2008年更名为省草地动物科学研究院)。
从澳大利亚远道而来的87头、9个家系的莫累灰牛,同云南黄牛的联姻产生了莫云杂群体。1985年,当长相不一般的莫云出现在小哨草场时,让附近农民吃了一惊:这黄牛长这么大!莫云有了外国血亲的高大健美,但没能从本地黄牛的亲缘中继承两项重要素质——抗病性、适应性。这在它的外国亲戚莫累灰牛身上也显露无遗,不耐湿热,被中国南方的牛蜱叮咬后,极易传染血液原虫病,发热、高烧、死亡。
问题出现后,中澳专家组提出引进适应热带、亚热带的瘤牛再改良。1988年,项目组从广西引入婆罗门牛冻精做三元杂交。令科学家兴奋不已的是,十多个组合中有一个发病率低、抗蜱能力高。
从此,代号B(婆罗门牛)M(莫累灰牛)Y(云南黄牛)的杂交牛群体像一颗发光的火种,在科研工作者面前闪耀。从二元到三元,把云南的地方肉牛品种培育引向了一条前所未有的创新之路。2013年11月,云南省农业厅向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提交肉牛新品种审定申请;2014年10月27日,农业部在北京召开国家新品种(配套系)终审,云岭牛通过审定;经公示,2014年12月8日,农业部为云岭牛颁发了新品种证书。
经历31年培育的云岭牛是云南自主培育拥有知识产权的中国南方第一个肉牛品种,是我国第一个采用三元杂交方式(所谓三元杂交,就是婆罗门牛血液占50%,莫累灰牛血液占25%,云南黄牛血液占25%)培育出的适合热带、亚热带气候环境,并且具有生产高档雪花牛肉潜力的优良肉牛新品种,是建国以来我国自主培育的第四个专门化肉牛新品种。2016年,农业部将云岭牛列为十三五南方肉牛主推品种。
云岭牛的成功培育是云南引进国外良种资源及技术,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典型成功案例;创新了国内国际合作、科技机构与企业联合、农户参与的肉牛育种模式;填补了我国南方没有自主知识产权优良肉牛新品种的空白,改变了高档雪花牛肉生产长期依赖外国品种资源的现状。
云岭大地的致富牛和扶贫牛
走进曲靖市马龙县双友牧业有限公司的养殖区,隔着透明的玻璃幕墙,整个标准化牛舍尽收眼底。数百头云岭牛在干净清洁的牛舍内吃料饮水,牛舍大厅内播放着舒缓的音乐,一头头牛不停地将身子凑到栏边转动的按摩棒下按摩,一副安逸的样子。公司总经理黄鑫说,舒缓的音乐可以让牛改善身体机能,加酒糟的精料能增加营养、改善肉质。
黄鑫曾经是钢铁企业的老板,之所以选择到马龙县来当牛倌,就是看重了云岭牛特有的肉牛品种和云南的饲草资源优势。他决定投资20亿元,从钢铁产业扩展到云岭牛产业,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每年可出栏10万头各类肉牛,产值达50亿元,带动全县10万以上农民人均年增收上千元,形成从饲养到加工再到深加工的全产业链。
在云岭牛的带动下,一大批牛倌快速成长起来。马龙县马鸣乡的村民刘国益通过合作社与双友牧业合作饲养云岭牛能繁母牛72头,每年每头可获得补贴1000元,母牛保险、防疫均由政府全额补贴,靠养殖云岭牛,刘国益盖起了两层小楼、开上了轿车,发了牛财。
在楚雄彝族自治州禄丰县彩云镇的一面山坡上,禄丰彩云印象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二期建设的标准化牛舍已接近尾声。公司总经理李增洪告诉记者,2010年公司引入云岭牛冻精作为父本,第一批小牛犊诞生不久就惊喜地发现,牛犊生长迅速而且耐粗饲料,边长骨架边长肉,20至24个月就达到出栏标准。他给记者算笔账,养殖西门塔尔牛每头利润在1500元,而云岭牛改良肉牛则是3000元。
云岭牛养殖成本低,价钱好,真正成了我们少数民族群众的‘致富牛’。彩云村村委会书记王成中一条条地讲述村民发展云岭牛的体会,一头成年西门塔尔牛一天的饲料可以喂饱一大一小两头云岭牛。云岭牛1岁时体重就有370公斤能卖9000多元,西门塔尔牛仅有150公斤左右。云岭牛牛犊长到4个月(体重120公斤)后,由彩云印象现代农业开发公司按每公斤42元回收,每年出售3头以上的,每年每头还有500元的奖励金。
现在很多农民去给牛配种,都说只要BMY牛。云岭牛也叫BMY牛,3个字母分别来自3个父母本的第一个字母。彩云印象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增洪说。公司下一步要发展以种植养殖为主的农业庄园,计划实现年出栏6000头优质肉牛的规模。发动更多农户参与企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生产的规模效益才能显现。
来到终年云雾环绕的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勐梭镇班母村,一个建在山头上的大型养牛场出现在记者面前。养牛场内,一头头云岭牛膘肥体壮,看上去比当地土牛大了好几圈。养牛场负责人吴成义说,以前,这里土牛都是在山上放养,因为缺乏养殖技术牛长得慢个头不大,而且容易得病,产量少无法形成产业,每年卖牛的钱最多只能用来补贴家用,无法依靠畜牧业脱贫致富。
为了改变这一情况,2016年11月,在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暨第十二届昆明国际农业博览会上,云南省农业厅与西盟佤族自治县人民政府、云南三江并流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西盟县肉牛产业精准扶贫开发项目合作框架协议》,三方深化合作,共同实施西盟县肉牛产业精准扶贫开发项目。云南省农业厅承担行业领导、技术培训和政策支持;西盟县人民政府负责提供项目实施的总指挥和资本支撑;三江并流公司负责牛源组织、养殖技术、规划、管理和服务、市场策划、电子商务、互联网+肉牛智能化云养殖信息系统建设。
2017年4月,西盟县肉牛产业精准扶贫开发项目正式启动,迈出了积极探索边疆少数民族特困区产业精准扶贫模式的第一步。目前,西盟县基本实现了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农户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全新产业链,当地千百年来依靠山地散养的落后畜牧方式得到了升级换代。
西盟县委副书记、农业厅派驻西盟县驻村扶贫工作队总队长郑青江介绍,在西盟县,云岭牛被阿佤人民称为扶贫牛。佤族群众可以选择三种方式与养牛场合作,包括种饲草、代养牛和在养牛场打工。打工工资100元一天,种植饲草一年收入好几万元,代养牛收入更高。养牛场按照牛的增值收入支付农民报酬,养得越好收入越高。养牛场会对农民提供技术、兽医、饲料等后勤保障,就算牛病死,也会有一定的托底保障。
7月25日,在西盟县召开的云南省农业厅西盟县脱贫攻坚工作座谈会上,云南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厅厅长王敏正和省委农办副主任、省农业厅副厅长王平华为云岭牛专家黄必志工作站揭牌。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云岭牛品牌
云岭牛的成功选育解决了云南乃至我国南方肉牛业发展的瓶颈,开创了我国首个自主培育的三元杂交肉牛育种先河,填补了我国南方没有生产高档雪花牛肉的专门化品种空白,打破了高档牛肉依赖日本和牛的技术壁垒,云岭牛已成为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新亮点。
云岭牛与目前支撑我国肉牛生产的核心品种西门塔尔牛、夏洛莱牛、利木赞牛、安格斯牛及日本和牛比较具有繁殖性能好、生长速度快、适宜范围广、改良效果好、牛肉品质优的特点。云岭牛肉口感惬意、多汁、风味好,雪花牛肉的等级档次(花纹密度、嫩度、肌肉颜色)及肉质达到A3级别的比例明显高于西门塔尔牛、夏洛莱牛、利木赞牛等品种,是目前国内生产中高档牛肉的优良品种之一。从牛肉口味上来说,已达到5A级水平。
云南草料资源丰富,全省有草原面积2.29亿亩,居全国第7位,南方第2位,相当于新西兰的草原面积;连片草场多,全省有万亩以上连片草场1177块,其中5-10万亩连片21块,10-20万亩连片9块,20万亩以上连片5块;牧草品质优,一年四季,草地常绿,可供家畜食用的饲用植物达3200多种,并且生长周期长、质量好、产量高,多数饲用植物富含蛋白质、脂肪、纤维、淀粉和糖等营养成分,可以以草代粮,同时,盛产世界公认的牧草之王苜蓿、蛋白含量较高的一年生多花黑麦草、光叶紫花苕、青贮玉米等优质饲草料;秸秆种类多,可供家畜食用的农作物秸秆有粮食作物秸秆、豆类秸秆、油料秸秆、甘蔗梢、香蕉茎秆、红薯藤、马铃薯茎、蔬菜叶等,每年农作物秸秆产量达3000万吨以上。
云南地处低纬度高原,环境优越、气候立体、冬暖夏凉、四季如春,适宜云岭牛繁衍生长,是发展生态、环保、有机云岭牛产品及生产高端雪花牛肉的最佳基地。
云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张祖林向记者介绍,近年来,农业部和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云岭牛产业发展,云南省委书记陈豪、省长阮成发多次实地调研云岭牛养殖基地,现场帮助企业和农户解决实际问题。2016年5月14日,农业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余欣荣来云南实地调研考察云岭牛新品种的养殖利用情况及产业扶贫项目后,强调要瞄准世界前沿,培育我国肉牛品牌,培育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云岭牛品牌和产业,为国争光。
同时,云南省委、省政府将云岭牛产业列入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的重点产业予以精心培植,编制并印发了十三五云岭牛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发展思路、原则、目标及措施,把云岭牛产业列入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的重点产业和脱贫摘帽的首选产业来抓,在用地、环保、信贷、保险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
目前,全省存栏纯种云岭牛7583头,其中种公牛1380头,纯种母牛6203头,改良本地黄牛42.5万头。云南全省已建成国家级云岭牛核心育种场1个,扩繁场6个,存栏纯种母牛1546头、纯种公牛133头,年供种能力达850头以上,年可提供冻精100万剂以上。其中,核心育种场存栏能繁母牛503头、种公牛43头,年供种能力达200余头;扩繁场存栏能繁母牛1043头、种公牛90头,年供种能力达650头。
《云南省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十三五云岭牛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要培育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云岭牛品牌、产业,让云岭牛走遍云岭大地、走出国门;具体目标是到2020年,出栏云岭牛50万头以上,肉产量达15万吨以上;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达450亿元以上,增加值达130亿元以上;从事云岭牛养殖户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
云南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厅厅长王敏正对记者说,今后云岭牛产业发展的重点要从六个方面发力:一是创新育种模式;二是创新推广方式;三是创新发展模式;四是创新营销方式;五是重点抓好三区一园三平台建设,三区即云岭牛种群提升区、扩面推广区、育肥加工区;一园即现代畜牧业云岭牛产业园;三平台即云岭牛标准化管理信息平台、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产品可追溯平台。六是全面推进绿色发展。十三五期间,在云南境内从事云岭牛养殖,省级免费提供云岭牛优质冻精;云岭牛产业相关的项目优先申报,中央已明确支持云南的项目,重点向云岭牛养殖区域倾斜;省级草地畜牧业发展专项对下转移支付资金优先支持云岭牛产业发展;在落实好上述政策的基础上,省级还要专门出台云岭牛金融扶持方案,充分利用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基金,撬动信贷资金,吸引社会资本投入云岭牛产业。为降低信贷风险和养殖风险,积极争取担保公司、保险公司介入云岭牛产业,省级财政重点给予贷款贴息和保费补助。省外大集团、大企业到云南投资云岭牛产业优先给予支持。
云岭牛承载着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品牌和产业,承载着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