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罕坝生态文明建设范例启示录:献身林海 薪火相传
中央新闻(新闻联播):我们继续来关注塞罕坝机械林场的生态文明建设。塞罕坝三代务林人历经半个多世纪,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绿色奇迹。支撑着塞罕坝人的,是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是对“山水林田湖草”这一“生命共同体”的深刻认识。
在塞罕坝林场展览馆的墙上,一行行娟秀的毛笔字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这是第一代林场人张启恩在退休多年后写给当年林业部老领导的信。信中写到……要让鸟儿回来,停止沼泽地造林。
“恢复生态是我们几代人的事业”。正是这样的大格局大视野,塞罕坝人总能在取和予之间做出正确的选择。
1962年,北京大学毕业生、时任林业部造林司工程师的张启恩不仅自己接受组织调遣,成为林场第一代技术员,还把在中国林科院工作的妻子和三个孩子从北京带到坝上。当年和张启恩一起上坝的大中专毕业生有127位,塞罕坝成为当时知识分子最集中的林场,但由于条件匮乏,第一代创业者的孩子,都没能接受高等教育。
“爱孩子 也爱林子”。正是因为知道生态文明事关子孙万代,塞罕坝人才怀着一颗迫切之心,优先对满目疮痍的荒原进行抢救。
父亲的严厉,让闵学武明白了,种好一棵树需要几十年,而毁掉一片林,却只在一念间。眼下,林场120家旅游接待单位,占地不足560亩,还不到林场总经营面积的万分之四。
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正是因为知道人与自然是息息相关的命运共同体,塞罕坝人才能时刻警觉,忍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寂寞。
塞罕坝的万顷林海中,有9座夫妻望火楼, 55年没发生一起森林火灾,瞭望员功不可没。每年9个月的防火期,每隔15分钟就要瞭望一次,一天就要瞭望96次,一年要瞭望25000多次,这种重复而繁琐的工作,很多对夫妻都坚持了10多年。
“林场的人命运就跟这个树木连在一起”,正是因为知道保卫生态就是保卫人类自己,塞罕坝人总能在奉献面前表现出义无反顾的担当。
当年,作为林场唯一一个机械专业的毕业生,任仲元一上坝就发现机械造林不成功的原因出在机器上,他自学俄语,改造履带部件材料,林场大规模机械造林的序幕由此拉开。
“舍我其谁”。正因为塞罕坝人把植树造林、恢复生态视为自己的天职,才迸发出“舍我其谁”的宣言。如今“舍我其谁”的豪迈,已经传递到新一代的手里。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十八大以来,中华大地正在续写美丽中国的绿色传奇。最近5年,全国增加造林面积4.47亿亩,相当于新增了400个塞罕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