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农贸市场扮靓15分钟生活圈
圈弹奏出美妙音符。
进农贸市场像逛大超市
一大早,家住工人路的市民赵伟来到鲜刻达农贸市场看到,电子信息发布屏正滚动播放商户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产品溯源等信息;蔬果区商品摆放整齐,熟食区用玻璃墙隔离;专职卫生监督员还定时对摊位卫生等进行检查。现在农贸市场管理可规范,不光干净卫生,还配有手推车、公平秤,付款可扫码,跟逛大超市一样。赵伟欣喜地跟记者唠着变化。
作为郑东新区最大的农贸市场,改造一新的祭城农贸市场大变脸:市场门口专设公平秤,醒目张贴导购图;水产区门店设有防水墙;熟食、水产、豆制品专区配有保鲜柜,经营者统一佩戴口罩、手套;公厕设有无障碍通道、红外线冲水器等。该市场经营商户有260多户,可服务周边祭城社区、金庄社区、庙张社区等数万居民。
据市市场发展局统计,2016年起,全市启动农贸市场提升改造工程,当年就完成改建、新建市场30家,使附近100多万市民受益。今年,市政府又把建设农贸市场列入民生重点实事。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投资近1.2亿元,建成区53家农贸市场已完成提升改造,市级督导共发现各类问题6074处,已整改达标5950处。预计到年底,全市农贸市场将达150个。为破解农贸市场长效监管难题,全市以集贸市场环境综合整治及双迎攻坚为重点,迅速掀起综合整治高潮,促进农贸市场面貌焕然一新。
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
小菜篮联系着数百万市民的大民生。2016年7月,市政府出台相关《实施意见》,提出对农贸市场实施提升改造,限期达到规范标准。近日,市政府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菜篮子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将高水平建设2~3个现代化大型综合性菜篮子产品批发市场,在菜篮子产品生产示范乡镇和规模生产园区培育和建设一批产地批发市场,结合城区改造新建一批区域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到2020年,全市含生鲜区经营的社区便利店、超市生鲜卖场将达300家,平价商店将达300家,标准化农贸市场将达240家,每个行政社区平均建设两个以上菜篮子产品零售网点,基本满足15分钟便民生活需求。
按照今年郑州民生重点实事要求,市市场发展局作为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作为承办单位负责新建、改建标准化农贸市场20个,所有在建项目将于12月15日前完成。截至9月底,豫泰农贸市场、鲜刻达农贸市场等7家已建成,南屏路农贸市场、漓江路农贸市场等13家已完成主体建设,广电南路新世纪农贸市场、紫辰路亚轩便民农贸市场等6家正在建设中。
智慧农贸市场呼之欲出
与重塑现代农贸市场体系同步,我市还尝试建设智慧型农贸市场,探索培育"互联网+农副产品流通"模式。不少摊位设有二维码标签,顾客扫描二维码,可以看到市场名称、摊位号、摊主姓名和各种蔬菜检测日期及结果。部分农贸市场还引入肉菜品追溯体系,顾客可通过专用查询机查追溯产品生产、流通全过程。下一步,市政府还将对菜篮子产品涉及的网络销售平台建设、物流配送、仓储等给予政策支持,到2020年,全市菜篮子产品线上交易量将达消费总量的10%以上。
勃兴之间,民生为大;和谐发展,民生为先。星罗棋布的农贸市场牵系着郑州民生发展大计。全力提升改造农贸市场的实际行动,不仅让市民真切感受到绿城生活环境更加舒适,更从小菜篮的变化中生动体会到市委、市政府的大手笔大文章。商都郑州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