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种植技术视频
蒲公英的生长习性
蒲公英适应性广,抗逆性强,抗寒又耐热,早春地温1~2℃时即可萌发,种子发芽最适温度为15~25℃,30℃以上发芽缓慢,叶生长最适温度为20~22℃,抗旱、抗涝能力较强,可在各种类型的土壤条件下生长,但最适在肥沃、湿润、疏松、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上栽培。
蒲公英的播种育苗
1、种子采集:在春季蒲公英种子成熟后,大约5-6月份,于每天上午8-9点露水没干之前采收好种子,晒干,弄掉冠毛,稍微风选一下,放置阴凉通风地方存放。
2、浸种催芽:将种子用清水浸泡2小时后,捞出,在15-20℃条件下保湿催芽(催芽温度不可超过25℃),否则发芽困难,甚至不发芽,经5-8天发芽率可达95%以上,此时可播种,也可不催芽进行直播。
3、播种方法:条播,撤播均匀,播种量每平方米2-4克,上覆0.3-0.5厘米细土,一般7天左右出苗。
4、育苗管理:出苗后松土促进生根,在2-3叶期定苗,或分苗,株距5-8厘米,行距10-15厘米,一穴双株,也可不分苗直接于畦床上疏苗、株距5-8厘米,行距10-15厘米,当蒲公英长到6-7叶期,进人莲座团棵期,因下部叶片平铺地面生长,所以要适当控水,更不可积水,以防烂叶,如果追肥,可随水追施腐熟农家肥。
蒲公英的种植管理
1、整地施肥:选土质肥沃,平坦通透性好,有机质含量高的壤土或沙壤土,深翻土壤25-30厘米,亩施腐熟优质农家肥3000千克左右,三元复合肥20千克。将士耙细、搂平,做成宽1.2米的畦,以待栽培。
2、定植方法:育苗畦内苗高达到10厘米以上、幼苗4片真叶以上时可以定植,按不同的栽培目的采用不同的株行距。作药用与食用栽培时株行距一般为25厘米×25厘米,较好的地块还可以减小密度。作观赏用时可定植于较深的花盘,也可根据绿化带形状适当调整密度来定植。定植后浇定植水和缓苗水,然后中耕锄草。
3、温度控制:进入冬季前,覆上塑料布,当室内温度增高后,一般当地温达5-7℃,气温达6-8℃时,幼苗渐渐开始生长。室温保持10℃以上即可正常生长,生长最适温度为10-20℃,温度不能太高,太高不利于蒲公英生长,品质下降,容易老化,降低嗜口性。
4、施肥控水:蒲公英移栽结束后不要浇太多的水,防止徒长和倒伏,保持土壤湿润即可,在生长过程中,适当追施1-2次叶面肥,一般每平方米追施尿素15克,磷酸二氯钾10克,在每次采收完后,在畦面上施1-2厘米充分腐熟的厩肥,同时覆上一层旧熟料布,搞好保湿遮阴。
5、沙培处理:蒲公英发芽以后,进行培沙处理3-5次,每次培细沙1厘米厚,通过培沙处理不仅降低蒲公英苦味、纤维减少外,还可以增加其商品性,脆嫩、口感好。
6、适时采收:经过沙培后,当叶片长出沙面8-10厘米以上时,就可以进行第一次收割出售,收割时常沿地表下l厘米处水平下刀采收,地下根部保留,没有遭到破坏,经过后期认真管理,20天以后还可以再收割一次,如果管理的好还可以收割第三次,每次采收后,在2-3天内不宜浇水,以防腐烂。
蒲公英的病虫害防治
1、叶枯病
【危害特征】叶枯病主要为害植株叶片,从植株下部叶片开始发病,逐渐向上蔓延,发病初期叶面产生褐色、圆形小斑,病斑不断扩大,中心部呈灰褐色,最后叶片焦枯,植株死亡。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可选用50%多菌灵600倍液,65%代森锌500倍液进行药剂喷雾,间隔10-15天,连续2-3次。
2、根腐病
【危害特征】根腐病主要危害根茎部和根部。发病初期病部呈褐色至黑褐色,逐渐腐烂,后期外皮脱落,只剩下木质部,剖开病茎可见维管束褐变。湿度大时病部长出一层白色至粉红色菌丝状物。地上部叶片发黄或枝条萎缩,严重的枝条或全株枯死。
【防治方法】发现病株及时挖除,补栽健株,并在病穴施入石灰消毒,必要时可换入新土,发病初期喷淋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浇灌45%代森铵水剂500倍液、20%甲基立枯磷乳油1000倍液,每间隔7天喷一次,经1个月可治愈。
3、短额负蝗
【危害特征】短额负蝗主要为害植株的花蕾和叶片,成虫、幼虫都善跳跃,取食时间在上午10点以前和傍晚,其他时间多在作物或杂草中躲藏。
【防治方法】发现虫害,可用微孢子虫制剂防治1次,间隔5-7天后再用卡死克2000倍液喷施1次,可长期控制为害。在幼虫分散为害前,可用2.5%溴氰菊脂3000倍液或2.5%功夫菊酯2000倍液进行喷雾1-2次,间隔5-7天。
4、蚜虫
【危害特征】蚜虫分布普遍,每年发生十代以上,以卵在树木枝条缝隙越冬、也在多年生根际越冬。不同年份、不同生长环境发生危害程度差异甚大,通常年份危害期短,多在6月下旬,7月上旬,危害各别植株。
【防治方法】烟草石灰水溶液灭蚜。用烟叶0.5千克、生石灰0.5千克、香皂少许,加水30千克,浸泡48小时过滤,取汁喷洒,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