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农村 种植 花卉 水果 药材 茶叶 养殖 养猪 养鸡 泥鳅 养牛 兔子 竹鼠 特种 知识 机械 常识 健康 生活 百科 农副产品

当前位置:首页>农村资讯网 > 致富经网 > 正文内容 [致富经]小针眼儿里的大财富 20171205

小针眼儿里的大财富

来源:撒哈拉致富网 发布:PROw[2017-12-14 22:11:54] 进入网站
【摘要】致富经:小针眼儿里的大财富(20171205)

[致富经]小针眼儿里的大财富 20171205

[致富经]小针眼儿里的大财富 20171205

一根神奇小面条,细到能穿绣花针。一帮拉面老师傅,个个都有真功夫。一个年轻小伙子,没力气、没经验,还想从老师傅手里赚大钱,结果却被打跑了。看福建永春县的林培伟,如何连出怪招,智斗一帮老师傅,还带着他们一年销售额3000多万元!

林培伟:开始,出面!

今天主人公林培伟组织了一场特殊的招聘考试。招聘的条件非常苛刻,就是看谁现场做出来的面条能穿过绣花针。

今天参加考试的6位选手,都使出了浑身的力气,拿出了看家的本事。

林培伟:1号的,2号的,3号的。

林培伟从每个选手的面条里任选一根,看谁的面条能细到 穿过从大到小这一排针眼。

林培伟:现在我们来穿这个大的针眼。

面条真能穿过针眼吗?

林培伟:一号针穿过去了,2号针也穿过去了。

村民:针眼太小,看不到。

这最小号的针眼,连看清它都很考验眼力。

记者:穿过来了。

虽然费了一番功夫,可这根面条还真穿过了这个最小号的针眼。今天一共有4位选手做出的面条穿过了所有针眼。

林培伟:明天可以过来上班了,我们以后一起吃香的喝辣的。

今天,林培伟用穿针眼这种传统的办法,选拔出了隐藏在乡间的做面高手。他们做出的这种的细到能过绣花针的面条叫做面线。

细如发丝的面线,是福建人舌尖上,一种流传了700多年的味道。福建人喜欢说吃“古早味”, “古早味”是指从很久以前流传下来的味道,面线的味道就是一种“古早味”。炒面线,煮面线,拌面线,最让人久吃不腻的还是一碗鲜美爽滑的面线糊。

顾客:我每天都吃。就是有一种让人很想吃的冲动。

面线是福建人生活中日常食物,也是逢年过节、结婚祝寿的必备美食。福建沿海地区是有名的侨乡,华侨们把面线带到了东南亚地区,面线也带上了一种思乡的味道。

蓬壶镇做传统手工面线已经有400多年历史。在蓬壶镇美中村,聚居着30多户身怀绝技的面线宗师。一团面粉在他们手里,经过一套祖传的功法,能变出千万根细如丝线的面条,就是面线。

林培伟:这就是我们村,家家户户都有在做面线。

林培伟:这就是晒面场。

记者:这就是面线

林培伟:对,面线。

记者:这看起来像挂的一匹一匹的布

林培伟:对,像白布。很细。

像当地人一样洗手消毒后,林培伟要带记者仔细看看,这面线究竟有多细。

记者:你看人家拉的,特别整齐。

林培伟:很洁白,摸起来质感也很好。像婴儿的皮肤一样。

记者:这个特别细,摸起来手感也很好。

林培伟:很好,像婴儿的皮肤一样。

为了让记者看清楚面线到底有多细,林培伟找来一把游标卡尺。随机测量了一根面线。

记者:o.33毫米。这算特别细了是吗?

林培伟:特别细的

记者:咱们再测一根试试,0.2毫米。

人的一根头发丝最粗大概0.1毫米,一根面线也就是两到三根头发丝的粗细。是货真价实的细如发丝。

林培伟就从这种细如发丝的日常食物上发现了商机。2015年,他进入完全不懂的面线行业,两年时间就把传统手工面线打造成了一个赚钱的产业,年销售额3000多万元。林培伟是怎么做到的呢?

每天不到凌晨4点钟,面线师傅老林就跟妻子开始做面线了。

做面线是个力气活,一共18道工序,全要靠手工完成。

搓条和盘面同时进行,一只手搓细,一只手要整齐地盘在箩筐里。来回搓上四遍,天亮时分,100斤面粉变成了像筷子一样细的面条。紧接着,搓好的面要绕到面筷上。

上面筷需要身段柔软,手臂灵巧,更适合女师傅来做。对于她们来说,上面筷就像跳一场轻快的舞蹈。

林嫂子可以同时把三个箩筐里的面绕到面筷上。面筷上的面整齐对折成上千根,下面箩筐里的面也根根不乱。这是修炼多年才有的本事。对于她们来说,绕的多,绕的快,才能多赚钱。

做面线,林嫂子练成的是灵巧轻盈的舞蹈,老林练出的是刚柔并济的武林功夫。

拉面讲究发力的分寸,一拉一抖都要控制好力度。

美中村做面线,都是像老林家这样的夫妻作坊。老林能娶到林嫂子,还是面线给做的媒。

美中村的作坊里做出的面线都是自产自销。可老林夫妻每天从凌晨做到傍晚,一斤面线也只能卖出3.5元钱。平均下来,一年最多也就赚5、6万元钱。

做面线的人越来越少,原本村里有100多户夫妻作坊,到现在还剩30多户。可2015年,有一个人却说他能带着大家卖出上千万元钱。这个人就是林培伟。

以前林培伟是个煤矿工人,后来当上了矿长。2015年,林培伟发现在福建的大城市里,手工面线很受欢迎。林培伟算了一笔账,在老家美中村,一斤手工面线才卖3.5元钱,而卖到泉州、厦门,一斤面线就变成了6元钱,中间有近五成的利润。林培伟从像头发丝一样细的面线上,嗅到了巨大的商机。

2015年,林培伟辞去煤矿工作,回到老家美中村。他想成立合作社,把大家的货都拿过来统一销售。可林培伟一斤给出4.5元钱,比以前当地收购价1斤高1元钱,村里也没人把面线卖给他。

●【往下看,下一页更精彩】●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你可能感兴趣的

穷人赚钱门路


农友评论

还没有评论,赶快抢沙发!

图片精彩推荐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