蛰伏的意思是什么?和惊蛰有什么关系?
一、蛰伏的意思是什么?
1、动物冬眠,潜伏起来不食不动。
《淮南子·天文训》:“百虫蛰伏,介鳞者蛰伏之类也,故属於阴。”
叶圣陶《隔膜·苦菜》:“蚯蚓很安适地蛰伏着,这回经了翻动,他们只向泥土深处乱钻。”
2、伏处,幽居。
晋葛洪《抱朴子·嘉遁》:“蛰伏於盛夏,藏华於当春。”
清方文《云间五子诗·徐闇公孚远》:“闇公青云器,蛰伏东海滨。”
鲁迅《书信集·致台静农》:“兄蛰伏古城,情状自能推度。”
3、潜伏,隐蔽。
老舍《蜕》第八:“在伺侯病人的时候,她感到不能忍受的麻烦,可也体验到蛰伏在心间而没经施用过的人情与热烈。”
艾青《吹号者》诗:“我们蛰伏在战壕里,沉默而严肃地期待着一个命令。”
二、蛰伏和惊蛰有什么关系?
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这时气温回升较快,渐有春雷萌动。我国自古就很重视惊蛰节气,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
惊蛰,古称“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惊蛰节气正处乍寒乍暖之际,一声惊雷,炸开春日,惊醒蛰伏于地下越冬的蛰虫。春雷惊百虫,万物复生机。说起惊蛰,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春雷惊醒蛰伏已久的动物。其实,惊蛰原来叫启蛰,因避汉景帝刘启的名讳而改叫惊蛰。
以上就是蛰伏的意思,蛰伏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指动物冬眠,藏起来不吃不动。也比喻人或者事物、事件隐藏不露面,比如蛰伏乡间。还有伏处、幽居、隐居、潜伏、隐蔽的意思。
关于蛰伏的精彩图文、热门评论,您可能对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欢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