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的由来和风俗
一、中元节的由来
每年农历7月15日是中元节,又叫盂兰节或着叫鬼节,是祭祀孤魂野鬼的节日。
中元节源自道教,后来佛教改为现在俗称的鬼节。盂兰节在印度语中意指“倒悬”,“倒悬”指的的是释迦十大弟子目连的母亲死后受饿鬼之苦,不能吃东西。后来得到释迦帮助,用百味五果供养十方神佛并藉功德救母亲。所以为了祭祀孤魂都在鬼月农历7月举行普渡会,现在叫鬼节。
二、中元节的习俗
1、放河灯
河灯也叫“荷花灯”,河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蜡烛或灯盏,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灯的目的,是普渡孤魂野鬼和水中的落水鬼。放河灯,尤数黄河里放灯壮观。
2、烧街衣
这是香港自开埠以来一直保存至今的民间风俗。一踏入农历七月,人们都会于入黑后,带备金银衣纸、香烛和一些祭品如白饭、豆腐在路边拜祭一番。人们“烧街衣”的目的是让那些无依的孤魂有衣物御寒,有食物裹腹。
3、做茄饼
每到中元节这天,老南京人家家户户做茄饼,也就是把新鲜茄子切成丝,和上面粉,用油煎炸。民间认为,茄饼可以成为已故祖先前往盂兰盆会的干粮。
4、烧袱纸
四川省俗以中元祭祖烧袱纸。即将纸钱一叠、封成小封,上面写着收受的封数,收受人的姓名和称呼,化帛者的姓名及时间。俗传七月十五鬼门关闭,各家都要“施孤送孩”。
5、吃濑粉
在中元节那天,东莞有吃濑粉的习俗,而且几乎在整个东莞都通用。当然,不同片区,吃濑粉的方法还是有所不同的。
6、祈丰收
中元节施祭孤魂与祈望丰收又常联系在一起。施孤之夜,家家户户要在自己家门口焚香祷祝稻谷丰收,并把香枝插于地上,这叫做“布田”(插秧),插得越多越好,以此象征着秋收稻谷丰登。
7、吃鸭
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这天,全国很多地方都会选择吃鸭子。“鸭”是“压”的谐音,吃鸭子是为了压住鬼魂,东莞人一般会吃莲藕煲鸭。在山东的独陵县,中元节被当地人称为“掐嘴节”,家家都有吃粗茶淡饭的习俗。在江苏省的东县乡,很多乡民在中元节当天都会吃扁食(一种以面粉和糖作成畚箕形的食品)。在浙江省台州市的天台,中元节他们会吃“饺饼”,一种类似于春卷的食物。
以上就是中元节的由来和风俗的介绍了,这个从古代一直流传下来的节日传统,人们也一直遵循着这种传统,每年的祭祀和家宴都会举行,这其中不仅包含着传统文化的精髓,还有着人文的一种意义。
关于中元节的由来和风俗的精彩图文、热门评论,您可能对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欢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