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最早产于哪个时期?怎么包?
一、粽子最早产于哪个时期?
端午节吃粽子是我国国端午必不可少的习俗之一,也只最主要的习俗之一。最早的粽子产于春秋时期。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
二、粽子怎么包?
1、材料准备好。圆粒糯米提前数小时淘洗干净,用凉水充分浸泡吸足水,小红枣洗净即可,无需泡水。用干粽叶提前数小时用凉水浸泡变软再使用,用新鲜的粽叶可冲洗后直接使用。
2、取两片粽叶,一片压着一片增加其宽度,剪掉两端的硬梗及叶尖,在叶片下面1/3或者1/4处折叠一下,成一个小漏斗型,底部的叶子要将尖端给挡住,防止米粒漏出;想包小粽子就在1/4处折叠,想包大粽子可以在1/3处折叠。
3、先放适量糯米在“漏斗”底部,用筷子捣瓷实后放4颗小枣,表面再盖一层糯米,离顶部粽叶边缘要有点空间,这样包裹的时候就不会漏米了。
4、将上面的叶子折叠下来,压在糯米上,并将两侧的叶子包裹严实,成一个菱形的粽子。手握紧粽子,用小绳捆绑结实。
以上就是粽子的介绍,关于粽子的来源,普遍的说法是吃粽子纪念屈原。但其实最早的粽子源于上古的祭祀习俗,迄今已有2000余年的进化史,且每个地方喜欢的粽子形状、口味略有不同。
关于粽子最早产于哪个时期的精彩图文、热门评论,您可能对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欢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