鸺鹠
鸺鶹全长145~170毫米,羽毛棕褐色,有横斑,尾巴黑褐色,腿部白色,爪子比较锋利。外形像鸱鸺,俗称小猫头鹰,但头上没有角状的羽毛。喜欢捕食老鼠、兔子等,对农业有益,为夜行性动物,少数时间白天也活动,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小鸮
小鸮羽毛呈淡褐色,见於欧洲、中亚和北非,已引入新西兰。白天活动,常栖息于开阔地,营巢於建筑物或天然洞穴内。食各种昆虫、小型哺乳类、鸟类和爬虫类。横斑腹小鸮和林斑小鸮见於印度和东南亚。
鬼鸮
鬼鸮全长23~26厘米,共有6个亚种。雌雄羽色相同,额、头顶及枕部褐色,有白色椭圆斑。面盘白色外侧羽缘褐色。胸以下为白色,有褐色纵斑,翅褐色。主要栖息于草原、沼泽、苔原附近的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内,属于留鸟,秋冬季也常常游荡到低海拔地区的森林中,分布于欧洲、俄罗斯、蒙古、亚洲中部、日本北海道、美国的阿拉斯加和加拿大等地。
鹰鸮
鹰鸮属中型猛禽,外形似鹰故得名,这种体形也有利于它在白天活动,没有主要用于收集音波的显著的面盘、翎领和耳羽簇。上体为暗棕褐色,前额为白色,肩部有白色斑,喉部和前颈为皮黄色而具有褐色的条纹。其余下体为白色,有水滴状的红褐色斑点,尾羽上具有黑色横斑和端斑。捕食昆虫、小鼠和小鸟等,营巢于树洞或岩隙中。
长耳鸮
长耳鸮耳羽簇长,位于头顶两侧,竖直如耳。面盘显著,棕黄色,皱翎完整,白色而缀有黑褐色。上体棕黄色,而密杂以粗著的黑褐色羽干纹,颏白色,其余下体棕白色而具粗著的黑褐色羽干纹。腹以下羽干纹两侧具树枝状的横枝。跗蹠和趾密被棕黄色羽,眼橙红色。以小鼠、鸟、鱼、蛙和昆虫为食,对于控制鼠害有积极作用,应大力保护,属于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