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竹
水竹别称实心竹、木竹、黎子竹等,竿可高6米许,粗达3厘米,幼竿具白粉并疏生短柔毛。节间长达30厘米,壁厚3~5毫米。竿环在较粗的竿中较平坦,与箨环同高,在较细的竿中则明显隆起而高于箨环。所以具有良好的观赏价值。水竹竹材韧性好,栽培的水竹竹竿粗直,节较平,宜编制各种生活及生产用具。著名的湖南益阳水竹席就是用本种为材料编制而成的。笋供食用。
刺楠竹
刺楠竹别称车筒竹、车角竹、刺楠竹、刺竹,秆和枝丫上均有坚硬的“刺”而得名。丛生型,肉厚、空小,笋箨无毛,叶子少,竹竿粗大而通直,农村常用以建茅屋或用以作水车的盛水筒。竿尾梢略弯,节间光滑,节处稍突起,分枝常自竿基部第一、二节上即开始,箨片直立或外展,叶鞘近无毛,花丝分离,花柱细长,被短硬毛。多见于中国华南、西南等地。可作绿篱、防护林等。
棕竹
棕竹别称观音竹、筋头竹、棕榈竹、矮棕竹等,为棕榈科棕竹属常绿观叶植物。有叶节,包以有褐色网状纤维的叶鞘。丛生灌木,高2~3米,茎干直立圆柱形,有节,直径1.5~3厘米,茎纤细如手指,不分枝,有叶节,上部被叶鞘,但分解成稍松散的马尾状淡黑色粗糙而硬的网状纤维。
翠竹
翠竹的竿高20~40厘米,直径1~2毫米,竿箨及节间无毛,节处密被毛。叶密生、二行列排列。叶鞘有细毛。叶耳不发达,鞘口繸毛白色、平滑。叶片线状披针形,长4~7厘米,宽7~10毫米,纸状皮质,叶基近圆形,先端略突渐尖或为渐尖,上表面疏生短毛,下表面常在一侧具细毛。
金竹
金竹别称黄竹、黄皮竹、黄竿,灰金竹、白夹竹(四川)、粉金竹等,平均高7米,最高的可以长到12米,新长出的竹子呈深绿色,随时间推移逐渐变白,竹子每一节下都有一个白圈。竹子侧枝短,叶片小。随着竹子的生长,茎秆上叶鞘的颜色会由紫红色或褐色变成更浅的棕褐色或黄白色。
紫竹
紫竹别称黑竹、墨竹、竹茄、乌竹等,原产中国,南北各地多有栽培,在湖南南部与广西交界处尚可见有野生的紫竹林,印度、日本及欧美许多国家均引种栽培,多栽培供观赏。竹材较坚韧,供制作小型家具、手杖、伞柄、乐器及工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