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农产品滞销让农业发展真正助农增收?
因连续阴雨而使得处于盛果期的西红柿滞留农田,因价格竞争而不得“抬头”的中药材,甚至某些商贩为了打压价格跟农户搞“冷战”。但在这么危急的时刻,滞销的阴云却没有产生连锁反应,一些种植户利用现代多种媒介手段、改革经营模式,迎来了自己的春天。
六安市金安区孙岗镇的农户,从浙江台州引进了西瓜新品种——8424,并将原本的露天种植改成了大棚种植,使用农家肥代替化肥,采用西瓜和水稻轮流种植的方法,凭借其入口甘甜、瓜瓤多汁的口感迅速占领市场。 无独有偶,苦恼怎么将西瓜尽快卖出去的漳州的王楠姐在女儿的帮助下,使用微信平台卖瓜,通过微信上传大棚内西瓜的生长过程,让客户看到安全、看到放心。
他们为什么能躲过产品滞销这一关呢?深层原因到底在哪? 规模化种植能够控制市场? 这个问题显然是错误的,大规模种植会在行情好时带来更多的收入,但是雇工人、买肥料需要大量资金,经营风险也相对较高,这甚至会对当地农业的长远发展以及土地流转产生负面作用。
你的销售渠道够用吗?
你还依靠批发商去你那进货吗?还是自己把农产品拉到农贸市场等待买家出现?如果是,那么你已经在传统的销售道路上越走越远,这就是农业思维的局限性。种植大户虽然在农业生产的规模、品牌意识以及互联网进行营销的运用上相比一般农户要超前得多,但是他们依然摆脱不了传统农业思维——比如销售渠道单一。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不懂互联网怎么行?
小编就来讲讲农产品营销的谋生之道:
一、种植户手里要有足够的把控信息的能力,比如掌握市场信息的渠道、资源的整合能力等。
二、利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有针对性地拓宽自己的销售渠道,进而建立区域性的专业生产联合社。
三、农业联合社为合作社、大户提供金融服务、粮食销售与市场的对接、农业经营管理培训等方面的保障和支持,从而增强应对市场的能力。
一点击破,互联网加速品牌重构
农业生产经营进入公司化的运作模式是化解种植大户生产销售难题的有效方法,走这条道路必须借助互联网的手段,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品牌效应加上严谨的公司治理结构,才能使规划更为长远、投入更加稳定,从而为市场调研、市场开发、产品设计开辟道路;这样的改革也会适应市场,引导消费。相对于绝大多数规模经营主体乃至小农来说,嵌入大农业产业链也是正确的经营途径,从而完成从随机的农产品供应到稳定产业链的转变。
农业经营方式的升级换代背后是对土地集约耕种的长远规划,进而可以在生产工具、条件和环境上进行把控,实现农业生产的稳步推进。让农业发展真正帮助农民提高收益,从而走上发家致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