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河马养殖技术视频
三河马主要是由俄罗斯的贝加尔马、奥尔洛夫和比秋克血统的改良马、当地蒙古马综合杂交而来,后期又相继引进盎格鲁诺尔曼、盎格鲁阿拉伯、英纯血等种马,进一步杂交改良后形成。据说,已有100多年的驯养史的三河马,最多时有14种血统。具有体质结实、结构匀称、抗寒力强、耐粗饲等优点。头直,颈长适中,鬐甲明显,胸深广且长,背腰平直,尻较宽,四肢坚强有力,但蹄质欠坚实。
三河马原产中国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的额尔古纳市和大兴安岭以西的滨洲沿线,因当地有三条河流(哈乌尔河、得耳布尔河、根河)而得名,属于挽乘兼用型,部分马匹偏乘或偏挽,公马平均体高152.7厘米、体长率103.1厘米、胸围率13.5厘米、体重450~500公斤,母马平均体高146.0厘米、体长151.6厘米、胸围179.2厘米、管围19.8厘米,遗传性稳定,用于改良蒙古马效果良好。
三河马作为国产名马,不仅在民用生产、交通运输等方面,是优秀马匹品种,在国防和体育方面也是战绩突出。在中印自卫反击战和西藏平叛中,三河马很快适应高山缺氧的恶劣气候,较好地完成了战备运输任务。特别是在中印自卫反击战时,三河马去了一个团,一匹都未损失,全回来了。内蒙古马球队就曾以三河马做比赛用马,这批三河马以惊人的速度、持久的耐力和灵活性而著称,多次在比赛中创造了较好的成绩。
近年来,随着农业机械的广泛应用和农牧业生产结构的调整,马的用途也在快速转换,对娱乐用马、竞技用马、产品用马的需求越来越多,在广袤的呼伦贝尔草原,虽然没有昔日的大型国营种马场、配种站,但上百匹、近千匹的养马大户不乏存在。虽然没有了育种核心群,但仍有近十万匹的圈存量,不乏有良马在产生,在广州、深圳、北京等众多马术俱乐部有三河马的身影。
三河马是经过两代农垦人几十年的精心改良选育适合本地气候条件的地方优良品种,1986年该马被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验收命名为“内蒙古三河马”。目前,三河马已被列入濒危物种。为拯救恢复濒危物种内蒙古三河马,保存和传承三河马文化遗产,海拉尔垦区将投入300万元用于选育培育,以此来恢复三河马种核心群,先期发展成200匹基础种马群,目前此项工作已进入实质性阶段。